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十三章 备战(2 / 2)

元宵过去不几天,一次意外惊马事故,引起了高峻山对平凉城防护的警惕。

事情发生在元月二十四日下午,马志安的骑兵在东城门外巡哨的时候,有一匹马不小心被一个戏班子的号子声,吓得当场受惊,朝着东城门狂奔而来,直接冲进城里,一路上撞翻几个正在进城的百姓。

高峻山得到消息,立即赶往东城门处理突发事故,赔偿了受伤百姓的汤药费,并责令骑兵向受伤百姓致歉。让高峻山感到不安的是,受惊的马,竟然能够直接闯进城门,假如敌人的骑兵突然出现,也像这匹受惊的马一样,闯入城门,想必也一定能够闯进来。

高峻山立即请来孙化元、蔡芝山、百里沙、田文居、刘鸿儒商量对策,一行人登上了城楼,站在女墙边查看城外的地势。

蔡芝山有着丰富的守城经验,他最先开口:“秦王,若想阻止敌之骑兵,可在城下挖壕沟,再布下绊马索。”

高峻山沉吟道:“如此一来,百姓进出城门也不方便了。我看能否筑起几道防护墙?用以阻挡敌兵?”

田文居建议:“防护墙最好不要太高,我们的弓箭手和火枪手可以布置在墙后,狙击来犯之敌。”

高峻山点头:“可以在墙上留下射击眼,用以瞭望和射击,再挖掘地道,用以运兵。”

孙元化提议:“我们在城头上架上火炮、抛石机,这样就是一道完整的护城体系了。”

高峻山领着几位走下城楼,来到城门外进行一番实地勘察,最终定下了城门防护工事的方案图。

首先,在离城门十步远的地方,垒一道扇形土墙,高度齐腰,土墙分十段,每段土墙之间,留出大车可以自由出入的宽度,称之为开口,土墙留有瞭望孔及射击孔。

再十步,垒起第二道扇形土墙,每道土墙之间的开口,正好与第一道土墙的开口错开。又十步,垒起第三道扇形土墙,同理,第三道土墙的开口与第二道门的开口错开。

这样做的目的,是使进入城门的车马必须拐弯。

其次,在第二道和第三道土墙内,挖掘地道,直接通往城内,便于运兵。

最后,在外围挖一道宽十步的护城壕沟,壕沟里面布满机关陷阱,在通往城门的开口处,铺上木板,方便百姓进出。

高峻山任命孙元化为这一工程的技术总管,并由他绘出四个城门的总图。

孙元化还提出了加紧制造防守型抛石机的建议,所谓防守型的抛石机,就是不要求射程有多远的抛石机,只要能够抛出大量的石块,阻止敌人进攻的势头,就是一款优质的防守型的抛石机。

高峻山立即发出动员令,他自然成为这次筑建护城墙的最高指挥官,这次行动,调动了全城的军民,工地现场十分的壮观,特别是一到晚上,城墙外面一整圈都是灯火通明。

李虎、孙大海也来找高峻山领任务,李虎拍着胸膛对高峻山表决心:“秦王爷,俺们孩儿兵也要出把力,一定完成秦王爷交给的任务!”

孙大海扯起稚嫩的声音喊道:“秦王爷,俺们五百孩儿兵,也要出把力!”

高峻山知道不交些任务给这两个小鬼头,他们是不会走的,所以,把去城外捡石块的任务交给了孩儿兵,他们只需要捡就行了,将石块运上城楼的工作当然就有大人来完成。

整个工程井然有序地进行了二个月,终于完满地完工了。而且还额外做了两件事:一是孙元化将泾河水引入了护城壕沟;二是高峻山在平凉城内找到了三处地下水。

崇祯六年四月,在庆阳和凤翔收集情报的孙可望、冯双礼传来紧急战报:马进忠、惠登相已经过了黄河,与闯王高迎祥会师于山西的隰州,之后,山西境内的大部义军又转战河南。腾出手来的曹文诏,领杨嘉谟、王性善、贺虎臣、杨骐诸将,合兵二万余,正向平凉而来。

高峻山在议事厅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,左手一排坐的有:田文居、百里沙、孙元化、刘鸿儒、赵士春;右手一排坐的是:蔡芝山、高一功、刘芳亮、马志安、红军友、李部司。

高峻山对目前的形势做了简略的阐述:“曹文诏新近募招了五千骑兵正从镇原向我逼近,目前已在杨庄驻扎;杨嘉谟、王性善领兵一万从灵台向我逼近,目前已抵达高庄;贺虎臣、杨麒的六千人马也从固原出发,目前已过了瓦亭关。我军如何应对,请诸位各抒己见。”

高一功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“秦王,官军三路人马,就曹文诏这一路最弱。别看他有五千骑兵,但都是新丁,不能与去年的关宁铁骑同日而语了。我愿领第一骑兵队,杀往杨庄,与曹文诏一决雌雄。”

高一功话音刚落,刘鸿儒发话反对高一功的提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