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三十三章 曹文诏兵败湫头镇(中)(2 / 2)

不一会儿,曹文诏就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。

寂静。整个山村突然寂静了下来,从一片呼天喊地的嘈杂声中寂静下来。

此时,饥饿感一阵阵地袭上心头,他下令把死者的人头全数割下,然后埋锅造饭。

冯举又不明白了,人都杀了,还取人头干什么?他凑近曹文诏小声问:“曹爷,要人头来做什么?”

曹文诏恶狠狠地道:“拿去向洪承畴领功。”然后他又缓了一下语气,“高明呀,难道你忘记了四年前的那件事?”

“四年前的什么事?”冯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“曹爷,我真是想不起来。”

“你再想想,四年前,我们在安塞,端了高迎祥的老窝。”曹文诏提醒道。

“四年前,也就是崇祯三年,在安塞。”冯举陷入了沉思,良久顿悟道:“哦,我想起来了,那是崇祯三年的三月初,那时我们正在安塞,与延绥巡按李应期、洪承畴的参将贺人龙联手围剿高迎祥。”

曹文诏点头:“正是那一年。我们把高迎祥的老营给端了,杀了他们老小四百多人,因为我们没有割下他们的人头,我们的功绩得不到认可。”

冯举听明白了曹文诏的意思,他也点头道:“是呀,那次还是我去上报的,因为我们拿不出任何凭据,我们的功劳簿上就没有写上这一笔。不光功劳簿上没有记,就是史官也不会把这件事记录下来。”

曹文诏感叹道:“看来这件事今后是不会有人再提起的了。”

“就让它石沉大海吧!”冯举两眼黯淡,长叹一声,“咳——,作为一个军人,把屠刀向着百姓,天都不会容我们的。曹爷,你还记得那天晚上吗?我们屠杀了四百多手无寸铁的百姓之后,天空发怒,一颗流星从西而降,发出一道刺眼的红光,惊雷炸响。那是不吉的兆头呀!”

曹文诏摇头:“我到不这样认为,那天震耳欲聋的爆炸声,是因为这个乱世呀!我真希望是老天爷派神兵下凡,拯救苍生!”

“曹爷,那么那件事与今何干呢?”冯举眨巴眼睛问道。

曹文诏无奈道:“有了人头,我们就可以报功。自从与高贼交战以来,每战都没占到多大便宜,今次兵发湫头镇,更是屡战屡败,三千人马出来,现在所剩不足千人。我们就这样回去,洪承畴会放过我们吗?如果我们有杀敌的功劳,也许能够抵消我们的罪责。”

冯举赞同道:“曹爷说的是。洪承畴向来就与我们不对付,一直给我们小鞋穿,对于这样的人,是该多多堤防。”

曹军经过一天的奋战,将士们十分疲惫,所以在停马寨饱餐之后,曹文诏下令就地休息,他自己在豪宅内选了一间上等的厢房,倒在床上就呼呼地睡着了……

睡到半夜,曹文诏迷迷糊糊地感觉有人叫他,他睁眼一看,是个太监,站在门边向他招手,迷蒙中他起身跟了他去。

他们来到院里,此时皓月当空,把整个院落照得像白昼,虽然是三月天,却没有一丝的风,且像掉入冰窖一样的寒冷。

院子当中立了一人,身披黑色斗篷,四周都是皇家护卫,那人的身后站了几个太监模样的人。

“曹文诏,还不快快跪拜圣上!”引领他出来的太监高声喝道。

曹文诏这才认出当中立的正是皇上朱由检,他急忙跪拜于地大呼:“吾皇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

“曹文诏,”朱由检严厉地问,“你之罪否?”

这一问,犹如惊雷在曹文诏的头顶炸响,他心中一惊,我才杀了人,皇上就知道了?不由得冷汗直冒,也不敢抬头看皇上,喃喃道:“末将不知犯了何罪。”

朱由检冷笑道:“你与高贼交战,屡战屡败,现在又私闯民宅,杀良冒功。你说你犯下何罪?”

曹文诏分辨道:“末将所做的是有缘故的,容末将详禀。”

“无须多言!朕赐你一死。念你征讨王嘉胤的功劳,你就用自己的佩剑自行了断吧!”

曹文诏跪在冰凉的地上,他真不想死,他没去拔佩剑,力争朱由检对他的赦免。他知道朝廷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,一面要对付各地的贼寇,一面还要对付东虏的不断袭扰,且东虏才是朱由检的心腹大患。

曹文诏一面伏地而拜一面道:“末将愿以身报国,请皇上允许末将领一偏师,与东虏决一死战。”

“哈哈哈……”

曹文诏没有听到皇上的答复,一阵阵的狂笑,在他的耳边不断地重复。

听着听着他觉得这个笑声有点变态,不像是皇帝身份所表现出来的气势,他大胆地抬头看了一眼,站在他面前的已经不是崇祯帝,在仰头狂笑的竟然是白天被他推到在地而死的白发老人,后面的一些人也变成了白天院子里的那些男女。

曹文诏大怒,拔出佩剑向这些人狂刺,口中不停地喊着:“妖孽!妖孽!”……